晶体混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老花眼bull白内障说byebye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四十七八,两眼花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开始衰退,老花就像白头发一样迟早会出现。据统计,老花眼通常在38岁左右出现,发病高峰是在42-44岁左右,几乎所有患者在52岁时都会出现老花眼症状,发病率接近%。

同样,我们“迟早”要遇上的,还有白内障。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据此估算,在我国有超过2亿的中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侵袭。

白内障该如何治疗?眼药水治疗白内障是谣言吗?老花眼也可以手术矫正吗?白内障、老花眼手术的飞秒激光和近视手术的飞秒激光原理相同吗?白内障老花眼真能一次手术解决吗?这场直播给你们答案

7月11日19:30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

白内障及老花眼诊疗中心学科带头人

张广斌教授受邀做客

厦门电视台《名医大讲堂》

为广大网友们进行了一场

教科书级别的老花白内障科普

△张广斌院长做客《名医大讲堂》直播间

同时,厦门资深整形美容专家——郑主任也“化身”老花眼手术体验官做客直播间,为网友分享他的老花眼手术全过程。既有干货科普、手术演示,还有患者真实分享,不少网友表示:“原来白内障老花眼手术是这么回事,已分享给家里长辈”、“第一次听医生把白内障、老花眼讲得这么清楚,必须收藏”。

热点问题重点解读

专家带您深度了解老花白内障

张广斌院长先用眼球模型生动直观的为网友展示了患白内障和老花眼的原理。张院长表示,我们的眼球里有一个双凸面的透明薄膜——晶状体,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着屈光的作用,实现我们看远看近的生活需求,一个健康正常的晶状体是透明的,白内障其实就是这个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混浊不清。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形成老花。

张广斌院长为网友介绍称,老花眼与白内障是中老年人常见影响视力的原因,两者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相同在于两者都是眼球里的晶状体出现了病变,不同处在于老花眼是晶状体老化了,弹性下降了,调节力减弱了,因而看近处如看书时看不清。而白内障是晶状体变混浊了,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因此看近处,远处都不清楚。

同时,张院长也对“药物治疗白内障”的说法进行了辟谣,白内障和老花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导致患者失明,目前没有任何的药物能够治愈老花、白内障,白内障一旦形成,只有手术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关于如何治疗白内障和老花眼,广斌院长在直播中也给出了专业的解答。白内障手术摘除晶状体后,需要植入一枚调节视力及屈光度数的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选择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患者眼部的结构去选择,眼球的大小、直径都是作为患者选择晶体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根据患者的用眼需求,一些患者想要术后看远距离更加清晰,一些患者想要术后无论看远、中、进处都比较清晰,不需要带老花眼镜,需求不同,所选择的人工晶体则不同。

针对网友们非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