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混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爱就有希望爱眼基金会助66岁蔡爷爷成 [复制链接]

1#

今年3月28日,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备受甲状腺相关眼病折磨了近一年的蔡爷爷出院了。他表示,是爱眼公益基金会给了他希望,如果不是爱眼公益基金会,不是眼科专家志愿者袁教授,他现在也许已经双眼失明,可能连眼球都没有了。

蔡爷爷术后复查

家庭贫困无力承担5万元治疗费

蔡爷爷与妻子在家中

蔡爷爷全家在家门前合影

今年66岁的蔡国中是重庆璧山人,年6月患上甲亢,导致两眼肿大,并对视力产生影响。由于家庭贫困,医院就诊,直到今年2月,右眼因甲亢开始发炎化脓,失去视力仅有光感,左眼也开始发炎发红,视力急剧下降,医院求治无果,经人推荐来到爱尔眼科。

袁教授给蔡爷爷检查眼睛

袁洪峰教授仔细检查了蔡爷爷的眼睛,结合甲状腺功能及双眼检查结果,病情并不乐观。诊断为双眼球高度突出伴充血,眼睑闭合不全,右眼已失明,角膜穿孔,前房消失,晶体完全混浊,瞳孔后粘连,左眼视力0.5,晶体轻度混浊。

评估了蔡爷爷的病情后,袁洪峰教授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然而这时的蔡爷爷在了解到大概需要近5万元的医疗费后,退却了,想放弃治疗。蔡爷爷长期靠打零工为生,无固定经济来源。妻子也因医治甲亢和心脏病花了不少钱,无法工作,只能在家打打杂,家庭非常困难,生活的重担已经将这个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近5万元的费用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他们毫无能力承担。

爱眼公益基金会伸援手,资助蔡爷爷接受治疗

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袁教授第一时间为他向爱眼公益基金会申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国行项目救助。据了解,“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国行项目自年开展以来,以专家巡诊、眼库技术、公益援助为主要内容,结合相应区域眼库配合,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角膜材料,并开展角膜移植手术救助。项目已陆续在北京、甘肃、江西、广东等地启动,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逾千名患者点亮了光明希望。

在得知了蔡国中家中情况后,爱眼公益基金会伸出援手,为蔡爷爷提供给了医疗援助金,并协调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为蔡爷爷找到了适配的角膜。

医疗费用的问题解决了,最棘手的却是如何开展治疗。由于蔡爷爷早前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自行停用了甲亢的药,甲功指标严重异常,如果贸然手术,易导致甲亢危象的发生,会造成患者死亡。做不做手术?如何做这个手术?这道难题摆在了袁教授的面前。

治疗手术风险大,完成国内首例眶减压+角膜移植联合手术

世界上公认的最高尚职业有两个,一个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另一个是人类心身疾病的工程师—医生,拥有双重身份的袁洪峰教授,是一位非常质朴的医生。“希望病人能好”,这个朴素的心愿是他普济患者的初衷,是他无论在作为*医时,还是退役后到地方,一直践行的初心,他将“病人能好”视为终生目标。

爱眼专家志愿者袁教授及其团队为蔡爷爷实施手术

救治蔡爷爷的医疗方案有多种,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做眶减压手术,等眼睑可以闭合后再做角膜移植手术,但需要两次手术,不仅增加麻醉的风险、眼内感染及甲亢危象的发生几率,同时增加病人后期的经济负担。本着为病人好的愿望,经过反复斟酌后,袁教授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决定为病人做眶减压+角膜移植联合手术。

经过多次组织召开了由眼眶病、角膜病、白内障、屈光、内科、麻醉科及药剂科等多学科的病例讨论,最终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诊疗计划,采取了角膜移植联合鼻内窥镜下眶内壁减压的方式,与爱眼专家志愿者、医院集团角膜病专家周奇志教授一起顺利完成了手术。

医院悉心的治疗和照顾,蔡爷爷右眼球突出已明显好转,从术前的19mm回退至14mm,闭眼恢复正常,且角膜透明,视力由光感提升到手动。

术后的蔡爷爷

袁教授说,手术的成功为二期白内障手术奠定了基础,他为蔡爷爷感到高兴,以后有类似这种疾病的病人不用再担忧,甲状腺相关眼病是可以治疗的,早发现早治疗不会失明。

有爱就有希望,正是每一分爱心资助,每一次医生志愿者的全力救治、不曾放弃,让任何一个困境眼病患者都没有被忽视,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医疗照护与关爱,从而不断延续光明的希望,带给我们无限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