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今天的科普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随着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上映,一些志愿军老兵的英雄事迹再次被人们提起。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柳元青爷爷,就曾是志愿军的一员。当时柳大爷因摔倒入住骨科,住院期间发现双眼患有严重的白内障,且角膜疤痕增生,手术难度非常大,尔后经过悉心治疗,术后第二天,他的左眼视力由原来的只看到眼前手指动,提升到0.3,总算是告别了过去“伸手不见五指”的模糊感。从老英雄的就诊经历启发,眼科治疗水平发展到现在,我希望让更多患者了解全新解决方案、增加更多的眼科知识!
老花眼突然好转,当心白内障
老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主要与眼球里面的一个结构——晶状体的老化相关。在人的眼球结构中有一个组织叫“晶状体”,是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对光线有屈光作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变差,在看近的时候,不能顺利变凸,也就是所谓眼睛调节能力下降,从而使得看近处时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聚焦,出现老花。老花眼是不可逆的,随着年龄增长,老花眼只会加重,不会减轻。
而当晶状体发生混浊变得不透明,甚至变厚变硬,无法正常调节焦距,患者出现对光度、色彩的敏感度降低等症状。这变混浊的晶状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内障了,视物模糊的老花眼往往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老年性白内障很常见,50岁以上白内障的患病率在20%~50%不等,并且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有时许多老花眼的老人看近处的视觉突然会变得明显清晰起来,甚至不戴老花镜也可以看清近距离细小的物体,产生了老花眼好转的错觉。
有些老年人觉得自己老花眼不花了还洋洋得意,但这其实可能是白内障的表现,而且随着晶状体进一步混浊,患者老花眼的程度还会再次加深。如果以为白内障“赶走”了老花眼而心存侥幸不及时就医,不仅视力会逐渐下降,还可能造成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无论何种情况,视力突然变化,即使变好,医院就诊,检查是否罹患白内障等其他眼病。
提醒:白内障没有特效药
值得提醒的是,混浊的晶状体几乎是没法被逆转的。而目前没有针对白内障的特效药物,不要轻信宣称治疗白内障有奇效的药品或保健品。对于白内障来说,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直接把变混浊的晶状体摘除,植入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也有普通单焦点晶体和多焦人工晶体。一般来说,医生在术前会询问病人日常生活的用眼习惯,如果从事文案、设计等需要精细用眼的工作,在眼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传统的单焦和多焦点晶体无法适应中距离视力的缺陷,而蔡司所研发的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后,不仅可以满足白内障术后中段视力的需求,而且对于希望解决老花眼、近视问题以及白内障术后摆脱眼镜束缚的人群都能适用,术后可以获得优质的视觉质量。
总之,白内障的治疗误区还有很多,后续我再一一分享,请大家务必记住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选择最适合你的治疗时机和方式,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手术治疗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