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混浊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工晶体市场分析
TUhjnbcbe - 2020/10/12 15:33:00

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人类晶体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和水份,它会因为老化而出现雾化或混浊的情况,而雾化的晶体则会阻碍光线和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眼睛受损、某些疾病、甚至是某些药物治疗都有可能造成晶体雾化的现象;据统计,有超过90%的白内障病例也是源于人类必经的老化过程,是眼睛的晶体变得浑浊,继而视力受到影响,机理尚不明确,药物治疗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白内障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即把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段,成千上万的白内障患者通过这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获得了良好的视力。

人工晶状体的核心技术包括材料、光学与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复明性白内障手术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转变推动了人工晶状体材料、光学与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发展进步。材料方面,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主流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基础上,通过添加相应的材料,增加了防蓝光和肝素改性的功能。光学方面,人工晶状体的光学设计经历了“球面-非球面-环曲面-多焦点-可调节”的发展历程。

人工晶状体发展趋势

根据MarketScope报告,年全球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8亿美元。在细分领域中,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占比最高,为67.4%,其次分别为:老视纠正型(主要是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占比18.0%,Toric人工晶状体占比9.5%,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占比4.2%,以及术后可调节人工晶状体(Post-opAdjustable)占比0.9%。

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市场稳健增长,植入性产品有望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当前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市场亿左右,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根据全球领先的眼科医疗公司爱尔康公司的报告及估算,年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亿美元,预计年至年复合增长率为4%。在细分领域中,植入性产品(人工晶状体、青光眼手术产品等)预计增长率6%,将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

国内市场方面,根据医械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眼科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的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主要包括人工晶状体、人工视网膜、人工玻璃体、人工泪管、人工角膜、硬性角膜接触镜等,按产品使用类别划分,眼科高值医用耗材可以分为眼内用耗材、眼表用耗材和其他耗材。年我国眼科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76亿元,同比增长16.92%。至年我国白内障手术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90%,年白内障手术量在万例左右。尽管我国CSR(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迅速发展,仍与全球许多国家有较大差距,根据相关报告,年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CSR已达,澳大利亚已达到,印度CSR超过,我国从年的CSR不到发展到年的,但是仍处于落后局面,未来我国的人工晶状体行业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年我国人工晶体的市场规模(出厂口径)在25.47亿左右,按照万例手术来计算,平均单价元/片左右。和年国内人工晶体市场国产化率分别为16%-18%、19%-20%,呈现进口替代的态势。

爱博医疗,将于近期上市。公司以人工晶状体产品为起点,开发了一系列白内障手术配套产品,包括手术器械、手术刀、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张力环等;基于公司在人工晶状体产品上的积累,公司研发出了角膜塑形镜等视光系列产品,进入近视矫正领域。目前已成为国内眼科医疗领域的创新型领*企业。

爱博医疗的人工晶状体产品自上市以来,已覆盖国内医院,并且已出口至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高端晶体TORIC、AQBH/AQBHL分别于年度、年度获得注册证投入市场。依据中国人眼设计的AQBH/AQBHL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产品销量快速增长。-19年公司人工晶状体销售数量分别为17.43万片、30.75万片、41.55万片。对比公司产品与国内常见的参数、性能接近的其他产品的价格,在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特点下,公司产品价格约为进口产品的60%-80%,具有十分显著的比较优势。

另外,国内OK镜生产厂商只有爱博医疗和欧普康视两家,欧普康视目前市占率领先,爱博医疗产品于年3月获批,相比同类产品具有较明显的技术优势,年角膜塑形镜实现收入万,只占总收入的3.65%,预计未来有较大成长空间,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7、.97和.16百万元,增速分别为30.32%、42.32%和37.05%。发行价33.55对应明年28倍,目前可比公司明年的平均估值在60倍左右,上市之后一倍涨幅以内可以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工晶体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