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二院眼科成功为一名老年女性患者施行了右眼白内障切除+三焦人工晶体植入术,使患者的双眼视力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称赞。
60岁的王阿姨刚退休,正要享受美好的老年生活,突然一天,在老年大学上课时,发现黑板上的字越来越模糊,医院就医,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医生告诉王阿姨,想要恢复视力,只能手术治疗,摘除已经混浊的晶体,再植入一枚人工晶体,但人工晶体是固定的,不能调节远近,如果植入的晶体使患者术后可以清楚地看远一点的物体,那做写字画画这种近距离的事情时就要佩戴一定度数的老花镜,但如果植入的晶体方便读写这种近距离的事情,那患者想要看远处看得清楚,就要佩戴一定度数的近视眼镜。王阿姨觉得太不方便了,于是慕名来到市二院眼科主任武志峰的专家门诊。
武志峰仔细询问了患者病史并为其做了详细检查,明确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可以做三焦人工晶体植入。武主任介绍,在摘除混浊晶体后植入一枚特殊的晶体,这种晶体把人眼看近、看远和看中间距离的三个焦点设计在一个人工晶体里面,用这样的人工晶体置换患者自己的晶体,不但可以恢复晶体的透明性,还可以模拟人眼的变焦能力,让人重新拥有近、中、远的视力。读书看报、家务劳动、开车旅游……自由自在,全程脱镜。武志峰的一番话给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王阿姨决定就在二院做手术。
在完善各项检查后,武志峰带领团队顺利为王阿姨实施了手术,术后三天患者便出院了,术后一周复查近视力0.8,远视力0.8,中间视力也非常清晰,患者非常开心和激动。武志峰介绍,相较于普通白内障手术,三焦人工晶体植入只是更换了不同型号的晶体,但对医生的手术技巧、术前的眼部检查和生物测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在生物测量上,三焦晶体植入除了对眼球轴长、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外有要求外,对角膜的参数要求更高,眼科的眼前段分析仪正好可以“一展拳脚”。手术医生必须有着丰富的临床和手术经验,全面分析患者的角膜、虹膜、前房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晶体与合适的手术切口等,从而确保术后患者能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复明手术发展成屈光手术,不仅让白内障患者看得见、看的清,还要看得舒服。市二院眼科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除了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以科主任武志峰、科副主任杨广宇为带头人的白内障团队还积极开展了双焦、多焦点晶体植入、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等最前沿的手术,给近千名患者带来了更高质量的视觉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