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在线课堂
开课啦!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
课时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01
本章思维导图
02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
正确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相互转化方法。03
教学视频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04
知识梳理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这一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
4.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05
巩固训练
1.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
A.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一定是稀溶液
D.可能是饱和溶液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其中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加入溶剂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体,则溶液质量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D.无法确定
4.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入该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5.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①把硝酸钾固体放到硝酸钾溶液里,固体减少,则原硝酸钾溶液为()溶液。
②将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则变为()溶液。
③在10℃时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则该溶液为硝酸钾的()溶液。
④将5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后有固体析出,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溶液。
⑤在2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水,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溶液。
⑥在2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溶液。
⑦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
知识梳理答案:
1.不能继续 还能继续溶解 2.结晶物理3.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4.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
巩固训练答案:
1.A2.C3.A4.A5.①不饱和②不饱和③饱和④饱和⑤不饱和⑥不饱和⑦饱和不饱和
习题来源:付梦美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须注明出处。
薄玉坤名师工作室
停课不停学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