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混浊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南北古音品诗词初唐四杰之歪才王勃
TUhjnbcbe - 2020/12/7 2:37:00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南北古音品诗词》每周日刊载

看了几期宋词,我们再回过头来品品唐诗。在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有这么几位杰出人物,他们统称为初唐四杰。当年老师教导我们:“口诀:初唐四杰,王杨卢骆。”那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位——王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人,也就是今天山西省河津市人。据说他从小被称为神童,十六岁就进士及第,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据传皇帝见了他的颂词都惊呼为“大唐奇才”!

不过他的文才既为他带来了名望,也带来了灾祸。到沛王府任职后,有一次,沛王与英王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皇帝看了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

后来他在虢州参*期间,有个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竟把这官奴杀了,因此犯了死罪。幸亏遇到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死。但因此连累了他的父亲——从雍州司功参*被贬为交趾县令,也就是今天越南一带,当时都是唐朝直接管辖的范围。在交通条件相当有限的古代,从中原派到越南,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恐怕并不亚于西天取经。

而王勃对此也非常愧疚,几经辗转,抵达交趾,探望父亲。但踏上归途时,因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结果惊悸而死。

一代神童加“歪才”就此殒命,但短暂的一生留下了《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王子安集》等重要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他的诗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有别名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这首诗的韵脚,是“秦津人邻巾”。用北京语音念,其中的“人”与其他几个字韵母不同。如果用上海语音念,“人”有两个读音可以选择——一个是比较口语化的nyin(吴语协会——吴语学堂一系拼音),比如“一家人家”;一个是比较书面化的zen,比如“人民广场”。读古诗词的时候,通常适合选用接近北方话的书面读音zen。但在韵脚位置,如果口语读音仍然保留着与其他韵脚的一致性,那不妨就直接用口语读音nyin,这个读音相对更接近古代当时的发音。如果用上海西部语音念的话,这几个韵脚就是“zin\tsin\nyin\lin\cin\”,古代韵一致、调一致的格局非常清晰。

接着疏通一下诗中的疑难字:

“辅助”的“辅”,这个字,古代和“父亲”的“父”、“破釜沉舟”的“釜”、“腐败”的“腐”是同音字,属于浊声母,现代汉语上海语音照理应该是浑浊的vu,就像“父亲——vuchin”、“腐败——vuba”一样。但可能受浊音已经消失的北方话影响,有不少人已经读成清声母fu了,和“城府”的“府”、“杜甫”的“甫”、“斧头”的“斧”同音了。由于这个字平时有一定的使用频率,比如辅助、辅导、辅导员等,如果大家已经普遍变成清音fu,倒也很难绝对说他错,约定俗成即可。但在古文诗词朗读中,或许也可以适当使用它符合古今传承规律的读音vu,更何况,这个读音在民间仍有基础,我在嘉定街头的交通事故现场收集语料时,就听到有老阿姨把“辅警”称为vucin。所以,这里,我们就按汉语规则音,念vu。

“宦官”的“宦”,古代标注为与“患难”的“患”同音,与“还原”的“还”声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也就是说,上海语音应念浑浊的we,当然可能也有人清化为ue,但总之,不能和“齐桓公”的“桓”、“换人”的“换”一样读woe,上海语音仍然保留这两组韵母的不同,只是北京语音正好合并。就像上期讲到的“羽扇纶巾”的“纶——kue”和“官员”的“官——kuoe”读音不同一样。

“比邻”的“比”,表示“近”的意思,古代有几个读音,分别标注为与“躲避”的“避”,或“投畀豺虎”的“畀”,或“毗邻”的“毗”同音,也就是说,与表示“比较”的意思时不同音,但或许大家分不清那么多,北京语音标注时也就合并为一种读法了。但我们用上海语音朗读时,可以更侧重于其传承性,表示“比较”的意思时读pi,而表示“比邻”的意思时读bi。其实这一格局在民间仍有基础。年我辅助参与语言调查时,有位嘉定的发音人在说起一些社会现象时用了“比比皆是”一词,发音就是bibiciazy,浊音。而表示“频频”这个意思,古代正是标注为与“躲避”的“避”同音,上海音bi,保留古汉语浑浊的发音。

最后我就用上海西北的现代汉语语音来朗读一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打开音频到9分50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今天的节目内容就是这些了。更多精彩课程,请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北古音品诗词初唐四杰之歪才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