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混浊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1月份八省联考化学试卷分析及评
TUhjnbcbe - 2021/4/2 23:43:00

年1月份八省联考化学试卷分析及评价

1.总评

八省联考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三批省份在高三上学期进行的高考适应性测试。其难度和题型应该和高考难度相差不多。题型不会有变化,难度可能会略微降低。

8套卷子整体上看都出的不错,除了个别一些题目设置上的不严谨,都较好的考察了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的掌握以及较好的区分了学生的能力,落实了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的大要求。

总体上是非常好的一个试卷和参考资料。

2.题型设置

2.1必考、选考部分的设置

河北、重庆、湖南、广东这四个省份是将选3和选5作为选考题的形式出现,而剩下的四个省份(辽宁、湖北、江苏、福建)则是保留选5大题,选3大题被拆开考。

江苏卷子的情况来看,选6没有出现,而在全国卷(以前考全国卷的地区)中,选6以另外一种的形式存活下来,即实验题。

在更加古老的年代,化学还有选2这个选考题,但在目前的卷种里,选2被保留了下来,作为必考题的形式,它就是众多高三生所喜闻乐见的工艺流程题。

那么消失掉的选3部分不能不考,那么选3部分就会以选择题,和大题中的空出现。选择题单独的考察晶胞和电子排布,大题则单独设空考察电子排布。

大大弱化对于选3的考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晶胞计算(均摊法),基态电子排布式,基本的判断熔沸点的方式(H键,范德华力)。

在上述4个省份中,晶格能,空间利用率的计算已经消失了。选3的要求大大降低了。

以选考形式出现的4个省份中,选3的考察难度与全国卷相比略微下降,只有河北省持平(考察了四面体,八面体空隙)。与前面四个省份共同的是,配位键都没有出现,对于晶格能的考察也是大大削弱。(山东卷仍有对他的考察)

除了湖北卷中考察了一道关于以配位键为大背景的选择题,配位键也没有考察。这和去年山东卷对于大pi键的考察趋势是截然相反的。常用的大pi键如苯,SO2。这些可以作为常识记忆。(一个是Π66一个是Π34,这个可以利用受力分析来解决)

不以选考形式出现的4个省份中,对于选修5的考察难度没有变化,但是增加了对顺反异构的考察。如辽宁卷中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了学生对顺反异构的理解和记忆。

但有机大题的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较以前要求下降,识别的难度也有所下降。选考形式出现的4个省份中,难度和以往的全国卷相比持平,但略有简单。

2.2不定项选择题

只有河北,湖南有不定项选择题的考察,其余省份都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察的。不定项选择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学题的难度,例如考察学生对实验细节的掌握等。

但就题论题,河北和湖南出的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不算很大。更多的是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单选题的难度大约与以往的全国卷难度持平,不定项选择题与全国卷相比略有提升,但是和山东卷比较而言,难度还是有所下降。

3.选择题部分知识点的考察和对某些选择题的分析

3.1化学常识+化学与传统文化的考察

一般是1、2的位置,送分的,只要细心看教材即可。

评价:考试的时候会作为打头阵的试题出现,难度比较小,是送分题,大约在0.85左右。

3.2化学用语

选择题必有一道,老生常谈的NA,mol,标况,转移电子数。下面是一些要注意的事项:

1.22.4L不一定就是一mol,要注意条件。如温度,物质的相

2.转移电子数的判断要仔细,例如铁与氯气的反应,生成Fe(+3),以量少的作为基准。

3.σ键与pi键的判断,单键是σ,双键各一个,三键一个σ两个pi。

4.溶液没有给体积,只给出浓度,无法算出物质的量。

5.溶液中无法算出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因为有水。

评价:这一类题一般会在3,4,5左右出现,也是属于难度较低的试题,只要细心解答即可做对,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只需要踏实,认真的跟着课堂就没有问题。

3.3元素周期律及推断

与以往全国卷的难度及考查方式持平。要求学生对前20号元素的常见性质熟记掌握。并且要准确的知道他们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对于特殊的基态电子排布,如Cu、Zn,需要学生们仔细认真,不要出错。不过今年没有以给出表格的形式考察,都是以给出性质进行推断。

以往常考,易错的有PCl3,PCl5这两个物质的结构,前者是三角锥,后者是三角双锥。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河北卷的T11(不定项,双选)

题干就不再叙述,整道题解题的突破口就是Z的族序数和周期数相等,且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就可以锁定Z是Al,那么根据题目中的等式,原子序数Y+Z=X+W,X和W同主族。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一般不会出现稀有气体,Y可能是F,13+9=2X+8,X是7,那么X是N,W是P。又或者,Y可能是N,13+7=2X+8,X=6。X是C,Z是SiO2。我们的推断已经完成,来看选项。A.如果W是Si,那么常见的只有二氧化硅一种,A错误。

B.原子半径YXWZ,实际上就是,FNPAl,又或者是NCSiAl,正确。C.如果X是C,那么碳酸就是弱酸,C错误。D.不管Y是N还是F,都可以产生氢键。D正确。

在有选考题的地区,元素周期律就是必修2的水平。(不论是老必修2,还是新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位置都是不发生变化的。)不会出现某个东西的基态电子式这种东西。应对它的方法就是硬搞。从题目里能够直接看出来的信息下手,利用已知的信息推向未知,推断出元素的种类,

进而根据元素的性质对选项做出判断。那么在没有选考题的地区,元素周期律多半会和选三结合起来考,会出现基态电子排布,分子杂化,分子结构,熔沸点的比较。出现了这些也不要害怕(笑),都是教材,平时讲过,练过的东西,只要扎扎实实,由已知推向未知,仔细思考,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解答。

评价:元素周期律的题一般会出现在中后部,或者第一=1/2道不定项选择题中,难度通常也不会特别高,大约在0.65左右,只要仔细解答即可得分。

3.4离子方程式

3.4.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元素(物料守恒)2.电子守恒3.该拆的拆,不该拆的不拆。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写对的。

但是选择题对它的考察不仅局限于此,是限定情况情况书写离子方程式。

3.4.2离子方程式产物的判断

根据情况来判断。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湖北卷的T4,4个离子方程式。

A.少量溴水滴入亚硫酸钠aq中,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根,但是不会有大量的氢离子产生,因为亚硫酸根是弱电解质,A错误。B.足量硫酸铁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镁悬浊液中,三价铁变成氢氧化铁,B正确。

C过量二氧化硫通入硫化钾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单质,由于是过量,会生成亚硫酸氢根,C选项系数比,产物都正确。D.检验葡萄糖,1水2银3氨,D正确。

再例如湖南卷的T10。A.饱和,再说一遍,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氢钠是沉淀,不能拆,A错。B.向次氯酸钠通入少量SO2,不能有氢离子产生,因为次氯酸是弱电解质,B错误。

C.碘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先氧化的是碘离子,C错误。D.碳酸氢钙溶液里加入少量氢氧化钙,1:1反应,正好生成碳酸钙,D正确。

他这两道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注意题目中是否有弱电解质、沉淀的出现,这样的话就需要格外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1月份八省联考化学试卷分析及评